304.cam永利集团动态

喜报|304.cam永利集团学子在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斩获多个奖项

发布日期:2025-07-02  点击:[]

在5月份落幕的第十一届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中,304.cam永利集团马栋栋副教授、张纪录副教授和蒋晓敏博士带领的本科团队表现亮眼,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创新的研究视角,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中,《数字技术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机制与对策研究》荣获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荣获省赛二等奖,《“双碳”目标下我国重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荣获省赛三等奖。

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公司在能源经济交叉领域人才培养的又一硕果。光环背后,是学子们坚持不懈的钻研,是老师们倾尽心血的指导。今天,让我们走近获奖团队,聆听他们的心路历程与恩师的宝贵经验!

团队心声:汗水浇灌梦想,智慧点亮未来

李雪婷团队分享

从0到1的破茧之旅:团队组长李雪婷坦言:“面对‘双碳’目标下的复杂能源经济问题,我们既兴奋又迷茫。大量文献阅读、数据搜集是基础,但如何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和创新解决方案,是最难的挑战。无数个深夜的讨论,无数次模型的推倒重来,都历历在目。”

大赛给予的宝贵财富:组长潘芃儒分享道:“获奖固然欣喜,但大赛过程本身带来的成长更为珍贵。我们学会了如何更高效的搜集和整理数据,怎样使用STATA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我们的论文写作水平也大幅提升。专家评委的犀利点评,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作品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这段经历,让我们对未来的学习更有信心!”

团队协作的力量:团队成员周畅深有感触: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团队分工清晰,各司其职,从数据查找到STATA模型的运用,从政策分析到论文排版。在磨合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高效沟通、优势互补。激烈的争论常有,但目标一致,最终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特别感谢我的队友们。”

undefined

2.团队心声:在探索中成长,在协作中突破

李意涵团队分享

竞赛中的能力蜕变:该项目组长李意涵则强调了大赛对学术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我们在实践中掌握了STATA高级分析技巧,学会了用政策文本挖掘技术提炼研究问题。尤其是专家评审环节,评委对模型稳健性的严苛要求,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学术研究‘严谨至上’的内涵。”这些积累不仅助力项目获奖,更成为团队成员未来学术道路的宝贵基石。

协作中的智慧火花:团队成员张傲雪分享了协作中的动人细节:“我们采用每日复盘机制,数据组负责构建城市面板数据库,理论组专攻机制分析,写作组则打磨政策建议。尽管在模型选择上曾有过激烈争论,但每次都能通过文献溯源与数据验证达成共识。”这种高效协作模式,让四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实现了优势互补。


undefined

师者匠心:引路明灯,助力扬帆

指导老师马栋栋:点燃创新的火花

“指导这类竞赛,关键在于‘引’而非‘替’。第一步是帮助员工精准定位问题。能源经济领域宏大,要引导他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下的具体、可研究的‘真问题’。”栋栋老师分享道,“其次,鼓励他们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模型的选择、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稳健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推敲。研究过程充满挫折,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持续的鼓励也非常重要。看到员工们从迷茫到坚定,从稚嫩到成熟,最终呈现出有深度、有创意的作品,是作为指导老师最大的欣慰。他们的潜力远超想象!”

undefined

马栋栋 副教授


指导老师张纪录、蒋晓敏:育研并行,见证“双碳”探索里的成长

在第十一届全国老员工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的指导工作里,张纪录、蒋晓敏两位老师全程陪伴员工团队探索。当员工选定“‘双碳’目标下我国重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这一课题,老师们敏锐捕捉到其紧扣国家战略、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亮点,也清晰洞察到研究中区域数据梳理、经济模型适配等潜在难点,引导员工聚焦问题本质,跨学科融合思路。

undefined

张纪录 副教授


看到最终成果并为员工自豪的同时,老师们也深感教学相长,这不仅是员工学术能力的成长,也是在指导实践里对“双碳”领域教学、对引导员工科研创新的新认知。两位老师坦言:“未来,愿继续做员工科研路上的引路人,陪他们在能源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探索里,挖掘更多价值,育研同行。”

undefined

蒋晓敏 博士

能经赛事: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作为国内能源经济领域的顶级赛事,该大赛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作为极具影响力的高水平赛事,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切磋交流的顶级平台,更架起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之间的桥梁。这份荣誉,是终点,更是起点!期待更多的永利集团304am登录学子,关注能源经济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积极参与进来,用你们的智慧与热情,为解决国家能源发展难题贡献青春力量!

如果你也对能源经济充满热情,渴望用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欢迎加入这场学术创新的盛宴!学校将持续提供导师指导、数据资源等支持,助力每一个创新想法落地生根。期待下一次获奖名单中,出现你的名字!

下一届大赛的号角即将吹响,你,准备好了吗?


初审:弓媛媛

复审:李凯杰

终审:彭尚先

上一条:喜报 | 304.cam永利集团获批3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下一条:“知行教学研习工坊” 第九期|智慧赋能课程建设,共探数字经济教学新篇

关闭